第五期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23日
 

​擁抱中國經濟轉型
 


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使中國從新興市場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經濟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近年來對國際市場的影響也在不斷增大。8月份人民幣的貶值引起了環球股市巨震,恐慌性拋售使得亞歐美三地市場循環下跌。在9月份的FOMC會議上,中國更是破天荒地成為阻礙加息的重要因素,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隨著與美國經濟規模差距的日益縮小,未來中國的影響力會只增不減。

但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下行風險。第三季GDP增速一如預期難以保七,而且宏觀經濟數據普遍未見好轉。在失去金融業的強勁動力後,第四季乃至明年的經濟形勢更加嚴峻。房地產業作為曾經的中國經濟支柱,前三季同比增速已經滑落至3.6%;首10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僅增長2%,新開工面積同比跌幅更是擴大至13.9%。而財新製造業PMI自今年3月以來持續處於榮枯線下方,傳統製造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仍亟待解決。

投資已經難以支撐經濟的高速增長,貿易順差則陷入衰退式擴大的尷尬局面,經濟結構轉型迫在眉睫。而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之後,「十三五」規劃的戰略重點也已經初現端倪。中國經濟固然要先著陸,但在整體增速放緩的「新常態」下,服務業及新興製造業需要撐起增長大旗。其中互聯網和新能源將是推動經濟的兩大新引擎。

 

大數據、雲計算與「互聯網+」
 


自從李克強總理於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後,這個概念在僅半年多的時間內不斷升溫。所謂「互聯網+」,簡而言之是把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及效率的提升。推進「互聯網+」的發展,有利於重新激發傳統經濟活力、培育新興業態,這對於轉型中的中國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亞馬遜的成功,與大數據密不可分;IBM的戰略轉型,凸顯了雲服務的價值。十三五規劃期間,正值工業4.0時代到來之時,我們面臨著傳統行政理念的轉換、市場自由的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經濟格局的重構等新老問題的交匯之口。中國大數據和雲計算跟發達國家處於差不多的起跑線,「互聯網+」完全具備發展基礎。互聯網+農業、製造業、零售、教育、醫療、金融……不僅通過與傳統行業的融合,帶來新的運營模式和發展空間,更是衍生了諸多新興行業。現時中國網絡規模居全球第一,寬帶規模全球第二,擁有手機用戶12億,互聯網在生活中可謂無處不在,其與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

同時,相對傳統行業投資,互聯網應用可以迅速推向市場並普及。由於規模效益顯著,兼具高毛利率的行業特性,資本回報的效益及速度都具有顯著優勢。近年來迅速冒起的企業,多數都與互聯網相關。因此在資本市場上,也極易受到投資者青睞。除了服務提供商之外,醫療、教育、金融等與互聯網契合度較高的服務業,都有不俗的投資機遇。

 

「風光」崛起
 


新能源發展的歷史已然不短,但直至近幾年不斷出現技術上的突破,才令下游的發展走上新臺階。2013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量首次超過化石能源,成為電力行業的轉折點。而且考慮到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傳統能源向新能源的過渡進程只會加速,不會回頭。「十三五」規劃建議對於未來新能源的發展路徑做了一系列細緻的規劃,將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目前中國水電的開發已經較成熟,在未來的能源結構中很難再獲得更大增長空間。核電項目重啟不久,要在能源結構中占得一席之地還有漫漫長路。到「十三五」末期,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要達到15%的目標,風能和太陽能才是計劃中最具增長確定性的能源類別。據悉「十三五」風電和光伏發電的發展規模已經初步確定,到2020年裝機規模分別達到2.5億千瓦和1.5億千瓦。而今年上半年風電和光伏的累計裝機容量僅為12.25億千瓦和3570萬千瓦,增長空間不言而喻。

國家發改委日前下發通知,明確提出在「十三五」期間,陸上風電、光伏發電的標杆上網電價將隨著發展規模逐年下調,並同步推進解決「棄光棄風」問題。近十年新能源的發電成本顯著下降,其中光伏約為此前的1/8,風電更已接近煤電成本,企業對於補貼的依賴性降低。雖然降補貼不免會令利潤率受到影響,但有利於風電及光伏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獲得更大比重,對於行業而言仍是良好的發展契機。

相關推薦個股:

  板塊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互聯網+
 
3888  金山軟件
268  金蝶國際
861  神州數碼
700  騰訊
699  神州租車
998 中信銀行

  風電及光伏
 
916     龍源電力
958    華能新能源 
816   華電福新
750  興業太陽能
686  聯合光伏

 
 


權益披露
分析員黃威及其有聯繫者沒有持有本文所推介之證券或此等證券之任何及相關權益。

免責聲明
上述內容由六福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提供 ,不得視為買賣任何所述證券、投資產品的邀約或懇請。投資涉及風險。本公司採取合理的方式以確保其所載資料準確可靠,然而不會就該等資料之準確性、 完整性及可靠性負責。六福金融(包括其母公司、附屬公司、聯屬公司、股東、高級職員、董事及雇員)可就任何發行商之證券、或衍生工具(包括期權)或其中之 任何其他金融工具設立好倉或淡倉及進行買賣。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cid:image003.png@01CFF528.A0490270
六福證券為六福金融旗下機構

 

聯絡我們| 網頁指南| 免責聲明| 個人資料收集聲明及私隱政策

版權© 六福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權利。